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29日在苏格兰坦伯利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会晤时宣布,将对未与美国达成单独贸易协议的国家征收15%至20%的进口关税,这一税率较4月公布的10%基准关税大幅提升。此举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出现重大转向,全球贸易体系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特朗普在会谈间隙表示:“就全球范围而言,新的关税税率将设定在15%到20%之间。我们不可能与每个国家逐一谈判200项贸易协议。”这一表态与其政府内部此前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29日在苏格兰坦伯利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会晤时宣布,将对未与美国达成单独贸易协议的国家征收15%至20%的进口关税,这一税率较4月公布的10%基准关税大幅提升。此举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出现重大转向,全球贸易体系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
特朗普在会谈间隙表示:“就全球范围而言,新的关税税率将设定在15%到20%之间。我们不可能与每个国家逐一谈判200项贸易协议。”这一表态与其政府内部此前释放的信号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本月初曾暗示,拉美、加勒比和非洲等地区的小型经济体可能适用10%的较低税率。
分析人士指出,15%-20%的关税区间与近期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的协议税率基本持平。上周日,美国与欧盟达成历史性贸易协定,约定对多数欧盟商品征收15%关税,同时欧盟承诺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及未来三年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此前一周,美日双方也签署了价值550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并与英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达成较小规模协定。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设定的8月1日关税生效期限已进入最后倒计时。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同日向CNBC表示,白宫对当前进展“没有压力”,强调总统更倾向于直接实施关税而非达成协议。这种强硬立场已促使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和泰国等国加速与美方的谈判进程。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29日坦言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加方正竭力争取降低部分商品35%的惩罚性关税。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加拿大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75%,高关税将对其经济造成显著冲击。
贸易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体现三大特征:一是“以关税促谈判”的施压策略,二是区别对待的差异化税率设计,三是聚焦缩减贸易逆差的核心目标。数据显示,美国近期已对巴西等国家部分商品开征高达50%的关税,同时对完成谈判的伙伴国给予税率优惠,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正在重塑全球贸易秩序。
随着最后期限临近,尚未达成协议的经济体面临艰难抉择:要么接受严苛的贸易条件进行快速谈判,要么承受高额关税冲击。市场观察人士警告,新关税体系若全面实施,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增加3%-5%,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而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也可能拖累本已疲弱的全球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