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這幾十年資產管理的潮流不斷轉變,從追求資產的預期報酬率,到重視整體投資組合風險,再到以個別資產風險平衡為主軸,目前資產管理的主流則以智能貝他的概念為核心。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幾十年資產管理的潮流不斷轉變,從追求資產的預期報酬率,到重視整體投資組合風險,再到以個別資產風險平衡為主軸,目前資產管理的主流則以智能貝他的概念為核心。自1952年馬克維茲的均值變異數最適化模型問世之後,經理人在接受高報酬伴隨高風險的認知下,同時要藉著控制預期風險水平下,極大化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此種作法有一個缺點,就是只考慮整體風險但忽視風險的來源,導致風險被單一資產主導的現象,例如60股40債配置的概念,在熊市時,股票所導致的風險並非只佔60%,甚至高達整體風險的90%,這種現象與分散投資的理念相違背。
大家驚覺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與風險水平之間,能夠掌握的是風險水平而非預期報酬,亞洲金融風暴後,大家不再以追求報酬率為唯一的目標,開始轉而重視整體投資組合的左尾風險,各種風險衡量方法的準則開始被放入資產配置的模型當中。但2008年金融海嘯,再度顛覆大家的資產管理準則,因為資產間相關係數的舊有關係丕變,相關係數的改變勢必影響風險分散的效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市場恐慌性賣壓不論股債或其他商品市場,都出現極端負報酬,相關係數瞬間提高,原本負相關的資產,竟轉為正相關,且係數急速攀升,導致風險分散效果完全消失。經理人開始轉為分析個別資產對投資組合的風險貢獻,隨著個別資產風險的變化來調整權重,而非傳統市值加權的方式。近期更把風險類別拆分開來,資產組合當中會分別承擔不同的風險因子,以賺取風險溢酬,也被稱為智能貝他。
(圖:投資組合;來源:作者整理)
在先前的專欄《善用風險因子配置,就能降低投資風險》中我們也和大家聊到,投資市場的風險可分為市場風險、利率風險、通膨風險以及信用風險,所以,我們只需要在投資組合中針對這四種風險進行配置,就可以達到互補的效果。以上方的投資組合來說,現階段我們使用25%的資金以SPY、QQQ、LQD、USO以及FXI來作市場風險配置。35%投入TLT來規避利率風險。通膨風險的黃金以及信用風險的美元則各佔5%、10%。
風險由資產貢獻而來,風險的比重,可以依照不同的市場環境來作資產比重的調整。舉例來說,當股市遭遇不確定導致價格波動變大時,我們就可以調降股票資產的比重,同時提高現金與黃金的比重。若是遇到央行調高利率,我們就可將債券的比重調降,轉為投入股票。透過這種智慧組合,可以降低投組中單一資產損失的比例,並藉由其他資產的獲利讓整體績效維持上升。
(本文章僅供訊息交流分享,不保證資料內容的正確性,同時不對資料運用產生的風險負擔責任,讀者須有自行判斷以及判讀資料的能力。)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www.investu.asia
追蹤謝博士最新訊息:https://lin.ee/8ky59M4
訂閱免費直播頻道,讓謝晨彥博士帶你洞察最新國際金融趨勢:https://reurl.cc/d0XoMq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黃金方面,週三(7月1日)亞市早盤,現貨黃金維持近期升勢,金價再上一個臺階至1780關口上方。現貨黃金近期的多頭行情爆發主要是由於市場對新冠病毒病例重現的擔憂不斷加劇,繼而維持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
週一(6月29日),亞市盤中,現貨黃金高位持穩之後短線一度下探至1750附近,但隨後又彈回1770關口,目前報1772.39美元/盎司,美元指數最新報97.21。
上周五低開低走,全日波幅 218.81點。恆指收報 24549.99點,跌231.59點或0.93%,成交金額 961.11億元。國指收報 9853.18點,跌 83.48點或0.84%。
週三(6月24日),亞市盤中,現貨黃金在此前上行之後又出現了一次上行,短線繼衝擊1760之後開始嘗試1770關口,目前報1770.83美元/盎司,美元指數最新報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