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價格的波動來自交易者們的買賣行為,而波動的大小,則是來自於投機者對價格報酬的預期心理與實際狀況之間的落差。當實際狀況貼近投資人的預期,價格的波動相對平穩;但是,若實際結果與預期之間的落差越大,那麼價格的波動也越大。
(圖片:S&P500價格波動;來源:MT4)
價格的波動來自交易者們的買賣行為,而波動的大小,則是來自於投機者對價格報酬的預期心理與實際狀況之間的落差。當實際狀況貼近投資人的預期,價格的波動相對平穩;但是,若實際結果與預期之間的落差越大,那麼價格的波動也越大。這邊所討論的價格波動並不侷限於股票,舉凡房地產、農產品、原物料甚至是零售商品,任何被人們定價的商品,都會因為交易者的行為而產生價格波動。
既然我們知道價格波動是來自於交易者的行為,那麼又是什麼因素導致這些行為的發生?根據《市場訊息變動對外匯波動之不對稱影響與其反轉特性:選擇權市場的證據》這篇文獻中的研究,將市場參與者分為【造市者】、擁有市場訊息的【市場訊息動機交易者】和被動反應的【非市場訊息動機交易者】,並運用Longin模型探討市場訊息對價格波動的影響。
在這篇研究中指出,當市場上出現壞消息時,會使【非市場訊息動機交易者】產生恐慌導致市場出現雜訊,也使得【市場訊息動機交易者】掌握得訊息不容易傳遞到市場上。此時【市場訊息動機交易者】所採取的策略,便是增加交易量來提高自身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力,進而導致價格波動升高。
(圖片:美國非農10月數據超預期帶動S&P500指數波動放大;來源:Daily,MT4)
舉例來說,2019年10月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當時市場普遍預期僅增加9.9萬人,由於遠低於前一次的18萬人,因此投資人也對此次數據較為悲觀,導致美股指數在數據公布前一天呈現震盪走勢。到了數據公布當天,投資人進入觀望狀態,價格波動(ATR)也跟著下降。但實際公布新增就業人數為12.8萬,因此數據公布後,投資人迅速加碼買進美股,造成S&P500指數的波動瞬間放大。
(圖片:美國非農7月數據符合預期S&P500指數波動平穩;來源:Daily,MT4)
接著來看到另一組對照案例,同年7月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市場普遍預期增加人數為16.5萬人。到了數據公布當天,投資人進入觀望狀態,價格波動(ATR)也跟著下降。最後公布新增就業人數為16.4萬,由於其結果並未超出投資人的預期,市場不需針對結果去重新調整部位,因此,股市在數據公布當下也就繼續維持平穩的走勢。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得到幾個結論,首先波動的產生來自於交易者的買賣行為,交易量越大,形成的波動越大。接著,當市場公布重要訊息之前,投資人的交易行為往往會從積極轉向保守的趨勢。最後也是本次的重點,就是當訊息公布的實際結果與投資人的預期之間落差越大,價格波動也會越大。
(本文章僅供訊息交流分享,不保證資料內容的正確性,同時不對資料運用產生的風險負擔責任,讀者須有自行判斷以及判讀資料的能力。)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www.investu.asia
追蹤謝博士最新訊息:https://lin.ee/8ky59M4
訂閱免費直播頻道,讓謝晨彥博士帶你洞察最新國際金融趨勢:https://reurl.cc/d0XoMq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黃金方面,週三(7月1日)亞市早盤,現貨黃金維持近期升勢,金價再上一個臺階至1780關口上方。現貨黃金近期的多頭行情爆發主要是由於市場對新冠病毒病例重現的擔憂不斷加劇,繼而維持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
週一(6月29日),亞市盤中,現貨黃金高位持穩之後短線一度下探至1750附近,但隨後又彈回1770關口,目前報1772.39美元/盎司,美元指數最新報97.21。
上周五低開低走,全日波幅 218.81點。恆指收報 24549.99點,跌231.59點或0.93%,成交金額 961.11億元。國指收報 9853.18點,跌 83.48點或0.84%。
週三(6月24日),亞市盤中,現貨黃金在此前上行之後又出現了一次上行,短線繼衝擊1760之後開始嘗試1770關口,目前報1770.83美元/盎司,美元指數最新報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