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外匯行業是世上壓力最大的行業之一,即便面對疫情、戰爭、經濟動盪,也依舊展現了行業頑強的生命力。這個看似嚴肅的行業值得被發現、被探索,下面就與大家分享一些10個有趣的外匯小知識。
外匯行業是世上壓力最大的行業之一,即便面對疫情、戰爭、經濟動盪,也依舊展現了行業頑強的生命力。這個看似嚴肅的行業值得被發現、被探索,下面就與大家分享一些10個有趣的外匯小知識。
外匯市場是世界上最大、流動性最強的金融市場,但誰知大多數人只是沉迷在所謂「5%」營造出的假像中。
據調查,99.6%的外匯交易者都無法做到連續4個季度處於盈利,最終要麼失敗,要麼放棄交易。
在外匯交易時為了稱呼方便,交易者會給貨幣取暱稱,就像是給相熟的老友取綽號一樣。
例如美元(U.S. Dollar),在眾多綽號中,最有名的當屬Greenback、Buck,得名Greenback是因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中發行的綠色紙幣;而Buck最初指雄鹿,因美國印第安人曾用鹿皮兌換美元貨幣,於是有了這個暱稱。
然而關於「Buck」還有第二種解釋,buck可指「用鹿角製成的獵刀」,在19世紀後期,美國西部流行玩紙牌,大家在牌桌上傳遞一把Buck,傳到誰就由誰發牌,由此產生「pass the buck」這個短語,比喻「踢皮球,推卸責任」。
美國前總統杜魯門辦公室裡寫著這樣一句話:The buck stops here,意思是「責任由我一人承擔」。再後來,雖然銀幣代替了獵刀做發牌的工具,但習慣上還是稱為buck,由此buck也就有了「錢幣」的含義,逐漸衍化成了「美元」。
其他貨幣暱稱如下:
英鎊(GBP):Sterling/Quid
歐元(EUR):Single currency/Fiber
瑞士法郎(CHF):Swissy
加拿大元(CAD):Loonie
澳洲元(AUD):Aussie or Ozzie
紐西蘭元(NZD):Kiwi
儘管現代外匯市場歷史不太長,交易卻由來已久。
《猶太教法典》記錄了聖經時代的外匯交易,記錄了貨幣兌換商如何在外邦人常出入的寺廟外設攤,然後在那裡兌換另一種貨幣,同時收取兌換手續費,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60年。
2008年辛巴威元的大幅貶值,創下外匯歷史上最為嚴重的貨幣波動紀錄。
儘管之前委內瑞拉通膨率飆升驚人,仍舊比不上「老前輩」辛巴威。通貨膨脹率更是驚人得高達6500,000,000,000%。
2023年9月外匯日均交易量達464億美元,第三季度外匯日均交易量為444億美元,這些錢足夠為美國每個家庭買2輛高級轎車。
現如今美元涉及的貨幣交易占全部貨幣交易的87%,屬於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但在20世紀早期,在國際金融業中占統治地位的確是英鎊。1913年,幾乎一半全球外匯交易都涉及英鎊。
實際上全球僅19%的外匯交易發生在美國,43%發生在英國倫敦,而剩餘國家所占比重僅占不到40%。
儘管德國有著相對較小的外匯市場,但德意志銀行卻是全球十大外匯交易商之首,市占率15.68%;花旗緊隨其後,為12.3%;巴克萊為11%。
全球前十頂尖玩家已然占據外匯市場80%的份額。
因為時差問題,世上各個外匯市場在營業時間上相互交替,形成一種前後繼起的循環作業格局。
外匯交易歷史悠久,沒人能說清外匯交易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但現代外匯市場是從1973年開始──這一年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被廢除、浮動匯率時代來臨的分界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簽署的布雷頓森林協議,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只能在法定匯率上下波動1%以內。1972年至1973年3月,由於布雷頓森林協議及歐洲聯合浮動協議的影響,外匯市場被關閉。
因此1973年是現代外匯市場真正的歷史轉捩點。在這一年,國家之間的匯率約束、銀行交易及受限制的外匯交易時代結束,市場開始進入全面的浮動匯率時代。
在進行交易前,務必先到
該券商的評價,初步判斷是否為黑平台想投資美股、外匯、期貨卻又怕被騙?最齊全的證券商資訊都在這
入金前,務必先使用金融市場反詐騙網站外匯天眼,保障你的交易安全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全球金融監管機構對於外匯市場的監管日益嚴格,投資者對於經紀商的合規性要求也在提高。選擇擁有多重監管牌照、透明運營機制以及良好信譽的經紀商,已成為保障資金安全和交易公平的重要因素。近期外匯天眼注意到FOREXimf這平台具有一定的討論熱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這是一家怎樣的經紀商。
近年來投資詐騙手法不斷翻新,許多知名券商也難逃被冒名的命運。近期,有許多網友在外匯天眼發文爆料,表示被網友與廣告介紹使用中國大陸的老牌經紀商中信證券,因為出於信任而加入操作,沒想到竟落入仿冒平台的詐騙陷阱,蒙受極其嚴重的金錢損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仿冒平台的犯案手法。
隨著網路科技與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如今投資外匯市場變得愈來愈容易,然而,這波金融科技浪潮也暗藏不少詐騙陷阱。許多黑平台看似合法,實則利用各種手法誘騙用戶投資人入金,再以各種理由拖延或拒絕出金,讓人血本無歸。過去幾天,外匯天眼發現SixGroupTrust這家外匯券商存在相當高的詐騙疑慮,以下是相關的情報。
全球金融監管機構對於外匯市場的監管日益嚴格,投資人對經紀商的合規性要求也在提高。一般而言,一家交易商持有的監管牌照愈多、營運機制愈透明,安全性也相對更高。最近外匯天眼注意到不少用戶都在查詢FinanceFlux,並且發現該平台存在不小的投資風險,下面是我們的查詢與解析。